【台灣醒報記者李慕義台北報導】「只有我們開始能夠凝視死亡的時候,才能轉過頭來觀看人生。」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今天在師範大學分享他的生死體悟。他表示,醫學永遠有其極限,如同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醫生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醫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在生老病死之間,讓人活得好看一點。他也在演說中特別提出生命末期照護的重要性。
台大醫院柯文哲醫師今早到師範大學,向上百位師生分享他於從醫經驗中,體悟出來的生死哲學。「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樣算是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柯文哲表示,他大概是台灣醫界中,看過最多生離死別的醫生,現代醫學越來越進步,他也看到人被越來越多機器深埋在病床上,他問道,若有一天生命跟機器連在一起的時候,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身為權威外科醫生,常常需要與生死拔河,並學習如何面對死亡。柯文哲說,他曾碰到一位七歲的重症病患,四肢發黑,要全部截肢才能救活,他看著這位小病人,思考了一天一夜,遲遲無法決定治療方法,後來患者因拖了太久而過世,讓他深有所感。
柯文哲說,國人常忽略面對、準備死亡的重要,受儒家文化的人本主義思想影響,認為「未知生,焉知死」。但他並不同意,反而認為能面對死亡,才能面對人生。「只有我們開始能夠凝視死亡的時候,才能轉過頭來觀看人生。」
身為權威外科醫師,他體悟到,醫學永遠有其極限,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醫生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醫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在生老病死之間,讓人活得好看一點。人無法改變生老病死,只能學習把對的事情多做一點、錯的事情少做一點就好。
工商業社會人際關係疏離,臨死時常是孤獨、失望的。「不管人生是彩色或黑白,生沒有平等,死才有平等。」他感觸地說,人生就像是個旅程,行李不要帶太多,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既達彼岸、捨舟登陸」,死亡的意義是讓活人活得更好。
柯文哲在分享中也指出良好末期照護的重要性。他舉德雷莎修女為例,她每天在路上尋找病患,將其帶回照顧,這些人在臨終前,都認為是上帝差遣天使來照顧他們。他也會將臨終病患移到個人房,讓家屬跟病患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令家屬相當感動,柯醫師期許,良好的生命末期照護,可以成為國內醫療文化的一部分。
學生有人詢問人生如何面對挫折,保持正面力量。柯文哲回應,平時人便需要自我修練,鍛鍊自己面對挫折的能力,但若是有困難,可以考慮託付宗教信仰,尋求信仰力量助己一臂之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