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隨著衛生環境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也不斷地延長,失智症變成許多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世界各國逐漸注意到失智症對國家社會造成的影響,並開始制定許多長期照護與福利政策關愛這群曾經付出青春歲月貢獻給社會家庭的病患。
針對失智症問題,有哪幾項你應該要注意!
Q1:失智症好發年齡?
失智症可依照症狀發生年齡,初步區分為65歲之前發生的早發性失智症以及65歲之後發生的老年性失智症,之所以區分是因為兩者的病因不完全相同。
Q2:失智症發生原因?
早發性失智症需要考慮許多次發性原因,包括腦部慢性感染(如梅毒、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病毒、結核桿菌)、腦部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腦部腫瘤、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老年性失智症以原發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居多,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等。此外,同一病患的失智病因可能不見得只有一種,例如阿茲海默症常常合併血管性失智症。
次發性原因所造成的失智症若是能夠查明確切病因,病患可以接受藥物或是手術治療,甚至有痊癒可能;原發性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以目前醫學的進展而言,僅能延緩症狀,無法治癒。
Q3:如何發現家人可能罹患失智症?
在失智症的診斷方面,家屬平常可留意並記錄病患的生活起居。包括病患是否會一再重複詢問同樣一個問題,是否會不容易記住約會時間,對於學習新的事物或是使用小家電是否有困難,是否對於原本有興趣的事物或是嗜好變的沒趣,判斷力是否異常,走路姿態步伐大小,睡覺時是否有奇特動作等等。簡單判斷標準如下:
1)是否會一再重複詢問同樣一個問題
2)是否不容易記住約會時間
3)使用小家電是否有困難
4)學習新的事物是否有困難
5)是否對於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及嗜好感到無趣
6)判斷力是否異常
7)走路姿態步伐大小是否改變
8)睡覺時是否有奇特動作
針對失智症治療,普遍依照不同疾病類型,再轉由神經科或精神科提供更完整及專業的照護。在現今老人化的社會,失智症是無法避免的疾病,唯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關懷,更多的重視,失智的長者才能活得更有尊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