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準晚年因它所苦!失智症預防3要點、10警訊告訴你
風靡6、70年代的「電台情人」李季準,在106年4月22日晚間辭世,享壽74歲,令許多人感到相當惋惜。李季準4年前罹患阿茲海默症,不僅出入需要旁人協助,連自己廣播的豐功偉業也不復記憶。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醫師,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失智症又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兩大類,退化性以阿茲海默症最多,約占50~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引起,約20%),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失智症,如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40%的患者合併失智症。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
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從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有個別差異。西歐及美國研究發現,高教育者、職業成就比較大的人,因為大腦裡的認知儲備比一般人多,早期不易被發現。但一旦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惡化速度比一般人來得快速。
失智症 大腦海馬迴功能損壞了
大腦跟身體器官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老化,變得無法快速學習新的事物,無法像年輕時過目不忘,必須不斷地重複練習、背誦,才能記下來。國外有研究發現,海馬迴是負責記憶登錄及固化的地方,新的記憶要進入大腦之前,會先暫存在海馬迴處理,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把存放在這裡的記憶固化成長期記憶,存放在大腦其他地方。失智症患者最早出現變化的位置也是在海馬迴,所以剛開始他們失去的都是短暫記憶,隨著病程的變化,才會漸漸失去更多的長期記憶。
也就是說,失智症開始時就是短期記憶中樞失常,患者無法接受新資訊,只能一直重複使用原本儲存在腦袋裡的記憶。
國外研究者從發生重大意外事故失憶患者身上發現,他們失去的記憶大多是近3年的記憶,間接推測海馬迴存放的記憶大約只有過去的2-3年,3年以後,這記憶不是轉成永久記憶,就是消失不見。
預防失智症3要訣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核淮的4種藥物,無論是膽鹼酶抑制劑或是NMDA受體(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拮抗劑,都無法阻止或延緩病情發展,只是讓他們症狀減輕、生活能力改善而已。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就更為重要。很多人以為銀杏可以治療阿茲海默症,然而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此點。但目前有相當的證據顯示,失智症的發生跟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抽菸、喝酒等有極大的關係,民眾與其只有吃銀杏,不如努力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
一、飲食清淡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報告,大量飲酒與吸菸,加上經常食用垃圾食物的民眾,中年時有較高膽固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較高。
研究還發現,每天習慣大魚大肉的人,比飲食清淡的人也易罹患失智症。該研究提醒民眾,不想老來腦袋不靈光,平常最好少吃油膩食物,不僅可護腦,還可降低中風、心血管疾病。
二、多動腦 學習新事物
飲食清淡外,民眾平時也可多動腦,學習新事物,也可預防老年失智。已有許多流行病學、神經影像的腦血流研究顯示,多閱讀書報雜誌、下棋、玩牌等活動,可降低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以此推論,打麻將、填數獨等其他益智遊戲應該有效,但打麻將雖然可以動腦,不宜久坐不動,反而更不健康。
動腦的活動,不能等到得了老年失智症或記憶已經出現問題時才做。根據神經病理專家的研究,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大腦病變(類澱粉斑和神經纖維纏結)在發病的20年前,就已經開始沈積了。換句話說,如果在70歲時被診斷為老年失智症,此人的大腦在50歲時就已經出現病變了。因此,大腦的鍛鍊愈早開始愈好。
三、多運動 大腦也會跟著動
國外有研究發現,不運動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風險為每天運動老人的2-5倍,所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是降低失智風險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以刺激腦部有關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發展與成長,即使是簡單的肢體運動如甩手,也能讓頭腦「做體操」,人在運動時,會召喚大腦「趕快起來做事了」,大腦聽到召喚會發號司令,啟動腦神經起來動一動。建議老人家每天最好能運動半小時,可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我不記得你 我也忘了自己–搶救失落的記憶
你可能還想看
-
新台幣見到2字頭 創逾2年半新高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指馬英九坐擁10億金庫 高院改判周玉蔻在2媒體登報道歉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眼神渙散僵硬倒下 港星最後身影曝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男子真心相親 竟被女子「這樣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縣長夫人撐腰?警酒駕4個月後升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真正的美人魚 「泳壇第一美女」是她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老夫妻將墳墓建在家中 原因超催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新娘送客大撞衫 這套禮服根本國民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身分字號諧音不吉利 父報戶口等跳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劉亮佐做人時間不夠 曾國城「也沒很久」潑冷水
今日新聞NOWnews -
傳年底嫁媒體總監 徐巧芯臉書這樣說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醫師,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失智症又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兩大類,退化性以阿茲海默症最多,約占50~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引起,約20%),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失智症,如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40%的患者合併失智症。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
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從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有個別差異。西歐及美國研究發現,高教育者、職業成就比較大的人,因為大腦裡的認知儲備比一般人多,早期不易被發現。但一旦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惡化速度比一般人來得快速。
失智症 大腦海馬迴功能損壞了
大腦跟身體器官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老化,變得無法快速學習新的事物,無法像年輕時過目不忘,必須不斷地重複練習、背誦,才能記下來。國外有研究發現,海馬迴是負責記憶登錄及固化的地方,新的記憶要進入大腦之前,會先暫存在海馬迴處理,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把存放在這裡的記憶固化成長期記憶,存放在大腦其他地方。失智症患者最早出現變化的位置也是在海馬迴,所以剛開始他們失去的都是短暫記憶,隨著病程的變化,才會漸漸失去更多的長期記憶。
也就是說,失智症開始時就是短期記憶中樞失常,患者無法接受新資訊,只能一直重複使用原本儲存在腦袋裡的記憶。
國外研究者從發生重大意外事故失憶患者身上發現,他們失去的記憶大多是近3年的記憶,間接推測海馬迴存放的記憶大約只有過去的2-3年,3年以後,這記憶不是轉成永久記憶,就是消失不見。
預防失智症3要訣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核淮的4種藥物,無論是膽鹼酶抑制劑或是NMDA受體(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拮抗劑,都無法阻止或延緩病情發展,只是讓他們症狀減輕、生活能力改善而已。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就更為重要。很多人以為銀杏可以治療阿茲海默症,然而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此點。但目前有相當的證據顯示,失智症的發生跟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抽菸、喝酒等有極大的關係,民眾與其只有吃銀杏,不如努力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
一、飲食清淡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報告,大量飲酒與吸菸,加上經常食用垃圾食物的民眾,中年時有較高膽固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較高。
研究還發現,每天習慣大魚大肉的人,比飲食清淡的人也易罹患失智症。該研究提醒民眾,不想老來腦袋不靈光,平常最好少吃油膩食物,不僅可護腦,還可降低中風、心血管疾病。
二、多動腦 學習新事物
飲食清淡外,民眾平時也可多動腦,學習新事物,也可預防老年失智。已有許多流行病學、神經影像的腦血流研究顯示,多閱讀書報雜誌、下棋、玩牌等活動,可降低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以此推論,打麻將、填數獨等其他益智遊戲應該有效,但打麻將雖然可以動腦,不宜久坐不動,反而更不健康。
動腦的活動,不能等到得了老年失智症或記憶已經出現問題時才做。根據神經病理專家的研究,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大腦病變(類澱粉斑和神經纖維纏結)在發病的20年前,就已經開始沈積了。換句話說,如果在70歲時被診斷為老年失智症,此人的大腦在50歲時就已經出現病變了。因此,大腦的鍛鍊愈早開始愈好。
三、多運動 大腦也會跟著動
國外有研究發現,不運動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風險為每天運動老人的2-5倍,所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是降低失智風險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以刺激腦部有關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發展與成長,即使是簡單的肢體運動如甩手,也能讓頭腦「做體操」,人在運動時,會召喚大腦「趕快起來做事了」,大腦聽到召喚會發號司令,啟動腦神經起來動一動。建議老人家每天最好能運動半小時,可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我不記得你 我也忘了自己–搶救失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