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脂肪酶酵素 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脂肪酶、心血管疾病與肥胖

酵素的缺乏,尤其是脂肪酶的缺乏,可能會引起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血管問題,如果缺乏脂肪酶發生在身體某些部位,還可能引發肥胖。已有報告證實,肥胖患者在脂肪組織的脂肪酶含量較少。高登博士(Dr. David Galton)在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醫學系研究位體重介於到公斤的成人,發現他們的脂肪組織中都有酵素缺乏的情形,甚至有些人的脂肪瘤裡面也缺乏脂肪。



通常動物的組織內都會含有許多脂肪酶,所以為什麼這些人會缺乏脂肪呢?許多實驗顯示,當食物煮熟以後,脂肪酶就會消失,例如一些高卡路里的食物如肉類、馬鈴薯等,但是這些食物在未烹調之前原本含有許多脂肪酶,經過烹煮處理之後,裡面所含的酵素就會幾乎流失殆盡。沒有脂肪酶發揮作用,卡路里攝取過量之後,就會堆積在人體中形成脂肪,堆積在肝臟、腎臟、動脈、微血管裡。

缺乏酵素的食物,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除了會增加體重,還會使器官產生變化,例如,經過加熱處理的精緻食物,由於極度缺乏酵素,會造成腦下垂體的尺寸和作用發生大幅變化。相對地,如果以手術方式將動物體內的分泌腺體切除,也會導致血液中酵素量改變。酵素會影響產生荷爾蒙的腺體,荷爾蒙又會反過來影響酵素的分泌。

熟食型態的飲食方式,會使胰臟和腦下垂體因過度作用而衰竭,同時也會使甲狀腺衰竭,於是使得身體反應變得遲鈍,於是體重便會增加。而生食中的卡路里相對比較不刺激,反而可以幫助身體維持體重。

例如,豬農都知道,餵豬吃生馬鈴薯,豬比較不會發胖,所以他們會把馬鈴薯煮熟才餵豬吃,這樣才能催肥,可以賣更高的價錢。想一想,市場裡販賣的肉食都是這樣生產來的,含有高脂肪和低酵素,煮熟以後酵素又更低,這種飽和脂肪使得我們難以消化,於是就堆積在身體的動脈中。

如果沒有經過脂肪酶適當的分解,吃進去的脂肪就會以不良的方式吸收,最後會跑到血管和動脈裡,造成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症狀。在血管中,脂肪會沈澱在血管裡,阻塞血流,使血液不容易回到心臟,這樣一來,心臟就會擴張,這些問題都是由下面這些成分所造成的:

.飽和脂肪。(部分來自於所吃的動物產品)

.氫化脂肪。

.多元不飽和脂肪。

我們都知道,多元不飽和脂肪會降低膽固醇,事實的確如此,但多元不飽和脂肪的作用有如藥物。如《麥克道格計畫》(The McDougall Plan)一書所表示:「多元不飽和植物油可能會造成健康危害,人們吃下以後,這些多元不飽和脂肪會像藥物一樣降低膽固醇,使得身體所儲存的大量膽固醇透過肝臟釋放到膽囊,再進入結腸。在結腸裡,過量的膽固醇是導致結腸癌發生的原因之一」。(在大鼠實驗中,餵食含有大量膽固醇和多元不飽和脂肪,比較餵食大量膽固醇和飽和脂肪,會造成更多的癌症。)

我們在前面學過,年輕人血液和組織中的酵素量比年長者為高,柏克博士和梅爾博士(「Dr. Berker and Meyers)曾作過實驗,找來一群歲的人,他們血液裡脂肪酶的含量只有歲年輕人的一半,結果發現,缺乏脂肪酶的人,會出現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肪吸收速率慢等症狀。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學者所做的研究有相似的結果,動脈硬化的病人有脂肪酶不足的情形,而且動脈硬化的情形越嚴重,脂肪酶的含量就越少。還有另一個實驗證明血液中缺乏酵素的動脈硬化症病患,也有消化脂肪過慢和高血脂的情形,但是經過服用脂肪酶,脂肪代謝的狀況立即變得良好。

在血液裡的脂肪由於會使血液循環速率變差,因此使得免疫系統的白血球作用受到損害,這可能就是肥胖患者比較容易受感染的原因。血液中的高脂肪含量還會阻礙胰島素發揮作用,胰島素是調節組織吸收糖分的荷爾蒙,由於血液中脂肪的阻礙,造成血糖上升,結果可能導致糖尿病。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食物酵素的奇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
    全站熱搜

    鳳鳳幸福滿滿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