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阻塞(一)
腸阻塞可能由腸道內徑阻塞,或是腸道喪失正常蠕動功能所致。對惡性腫瘤而言,腸阻塞可能是癌病的初始表徵,
也有可能是癌病病程中的一部份。手術仍是惡性腸阻塞的首要治療方法,
但對於並不適宜接受手術的部份末期癌患,解除症狀是首要目標。
病理生理學:
造成惡性腸阻塞的機率與腫瘤部位有密切關係:在脾彎(splenic flexure)部位的腫瘤有49%會引起阻塞,
而在直腸乙狀結腸連結處(rectosigmoid junction)的腫瘤,只有6%引起阻塞。
阻塞的病理生理機轉可分以下幾種:
腸道內徑阻塞:大腸癌如果腫瘤體積夠大,會引起腸阻塞。轉移癌偶爾也會引起腸道內阻塞。
腸壁內阻塞:腸壁遭腫瘤浸潤也會造成腸阻塞,此時腸壁厚硬缺乏彈性,
稱為「皮革腸」(intestinal linitus plastica)。
腸道外阻塞:腸繫膜或腹腔內轉移腫塊,以及惡性腸粘連會造成對腸道的壓迫,造成腸阻塞。
腸道運動障礙:某一節腸子的運動能力減低或完全喪失也會造成與腸阻塞類似的症狀。
造成此種阻塞最常見的原因是末期卵巢癌。此外,肺癌引起之癌性神經病變(paraneoplastic neuropathy)
造成之假性阻塞也不少。
多處腸阻塞:大部份末期卵巢癌的病人都會造成多處腸阻塞;有時侵犯幾處小腸,有時同時侵犯小腸與大腸。
其他原因:如發炎引起之水腫、糞便阻塞、纖維化、彈性喪失、腸壁肌肉疲乏、腸道菌群改變,
以及止痛藥的便秘副作用…等。
臨床表徵:
惡性腸阻塞可能會以突然性腹絞痛、嘔吐、便秘來表現,但更常見的是症狀在幾週至幾個月內逐漸發生。
評估:
臨床上,有兩種情形需要進一步影像學診斷。其一是區別便秘與惡性腸阻塞,其二是若病人考慮手術時,
以影像學來確認阻塞的位置及性質。
臨床處理:
手術:對於罹患腸阻塞的癌症病人,手術仍必須考慮,因為百分之26至38的病患,
其腸阻塞的原因可能為一非惡性原因,或者由另一腫瘤引起的。
影響手術的因子:
年齡、一般狀況、營養狀況。
是否併存腹水或可摸到的腫瘤;若有,則預後不佳。
之前是否曾接受放射治療。
小腸阻塞之手術,危險性及死亡率均高過大腸手術。
腹脹的程度乃是否舉行姑息性手術的指標,若腹部較硬、不很脹、 X光下無明顯空氣液面徵象,則不宜手術。
反之若上腹很脹,且直立X光下可見兩段以上腸影像,則較宜手術。
病人本身意願。
手術種類:
切除--吻合術。
減壓術,包括大腸造口術(colostomy)及迴腸造口術(ileostomy)
繞道術,如胃吻合術(gastroenterostomy)或迴腸橫結腸吻合術(ileotransverse colostomy)。
沾黏分離術。
姑息性手術的結果:此類病人手術死亡率較一般外科之病人高,原因不外病人營養狀況差、
傷口癒合不良及感染不易控制。
鼻胃管置入術
放置鼻胃管主要目的在於減輕腸道阻塞之壓力。
"禁食+鼻胃管抽吸減壓+靜脈輸液+矯正電解質不平衡"以為此類病人保守療法中之標準方法。
多數醫師目前認為,早期舉行姑息性手術,加上適當的靜脈輸液治療為較佳之療法。
因為長期的鼻胃管置放只有增加末期癌患的不必要痛苦。
胃造口術(venting gastrostomy)胃造口術及空腸造口術(jejunostomy)
目前被認為無法在舉行姑息手術的病人中,能有效減除嘔吐、噁心之徵狀,且此鼻胃管置入術更易被接
受且有效。管子可經由皮下或由剖腹術、經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的導引由內視鏡置入。
大部份病人的噁心、嘔吐症狀可藉此解除。
|
留言列表